创建于1989年的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初期名为怀宁县群艺黄梅戏剧社,后几经更名为现名。团长胡节银,怀宁县洪铺镇五桥组人,1983年在县文化馆举办的黄梅戏培训班学习黄梅戏表演,师从黄梅戏老艺人陈宗记。擅演丑角,兼演小生、老生等行当。现剧社有演职人员32人,服装、音响、灯光等设备齐全,2016年3月在原来移动舞台的基础上,投资近30万元购置专业舞台车一辆,并配有近20㎡LED大屏。常年在省内各市县及江苏、江西、湖北、浙江、广东、福建等周边省市演出,每年演出300多场,深受各地广大群众和戏迷朋友的喜爱与好评。此外,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积极拓展演出市场,加强和其他兄弟剧社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不但常年在农村为农民朋友演出,而且还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黄梅戏民营团体调演、展演及研讨会。2004年,在“首届中国•怀宁民间班社汇演”中演员和团体都获得了奖项。2006年,在第四节“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民间班社小戏调演中获表演一等奖;胡节银在中央电视台和安庆电视台拍摄的36集电视连续剧《天仙配》中扮演角色;同年10月份,在安庆召开的“全国黄梅戏市场分析调研会”上,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作为民间黄梅戏剧团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看法和建议;
2008年,参加安徽省首届农民戏剧节,折子戏《打豆腐》获“十佳”称号,并在“十大江淮戏曲明星”活动中获得优秀表演奖;8月份,团长胡节银参加了省文联、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安徽省民间职业黄梅戏演员培训班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表演水平;11月26日至28日,在首届孔雀东南飞艺术节暨第二届怀宁民间班社展演中,胡节银获得了“黄梅戏民间十佳演员”称号;11月28日,由省文联、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民间黄梅戏艺术研讨会在怀宁召开,胡节银作为民间班社代表与黄梅戏专家、学者就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2009年,十一月被黄山黄梅戏会馆聘请演出,十二月十五日安徽省文化厅授予金义剧社“省百佳剧团”荣誉称号。2009年被省文化厅授予首批全省民营“百佳院团”称号。2010年10参加首届安徽省民营黄梅戏剧团优秀剧目展演,2012年10月,在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剧目展演中荣获优秀演出奖。2013年10月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荣获安庆市黄梅戏展演二等奖。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郑晓琴荣获优秀表演奖。2014年10月团长胡节银荣获安庆市黄梅戏展演优秀奖。
2011年至2015年,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在江西乐平市与当地文化部门联姻,常年开台演唱黄梅戏,并创新演出模式,培养黄梅戏戏迷,2013年6月在乐平文化馆联合组建乐平市黄梅戏沙龙,目前成员已达150余人,盛况空前,深入广大群众欢迎和拥护。这不仅为怀宁县金义黄梅戏剧社增加创收也为宣传黄梅戏普及黄梅戏起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各级领导对民间班社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更是非常关注。新华社、安徽电视台、电台、安庆电视台、怀宁电视台先后多次对金义黄梅戏剧社进行了专访和报道。县委宣传部在《印象怀宁》中为金义剧刊登了大量剧照并做报道;2009年正月初八,金义黄梅戏剧社在月山镇演出,中央电视台冒雨前来进行专题采访。7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和安庆电视台联合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大戏黄梅》中,金义黄梅戏剧社是唯一参加拍摄的民间剧社。全程参加为期四十天的拍摄。同年,国庆节前夕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安庆电视台随团专访并在安庆新闻联播中作出长达10分钟的专题报道。
作为“戏曲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一员,金义黄梅戏剧社将续为弘扬、传承、发展黄梅戏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回报观众、回报社会!
更多剧团信息,可咨询电话:151-5626-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