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连翠早年在安徽师范学院攻读音乐专业,对黄梅戏委婉优美的旋律特别喜爱。因此,她担任安徽电视台的导演后,“黄梅戏音乐”和“电视剧”这两个不同字眼在脑海中翻腾不息。她认为:“突出创新意识,力求摆脱戏曲程式的束缚,广采博纳,将本是写意的戏曲艺术与写实的电视剧艺术和谐协调地融为一体。强调节奏明快,表演真实自然。用普通话对白,克服方言的局限性……以适应不同层次观众的现代审美情趣。”(《胡连翠导演艺术》)1987年,胡连翠执导第一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在开拍之前,她就给剧组定了一个基调:“要求拍得好听、好看、好懂,令观众雅俗共赏。”1988年,由胡连翠导演,马兰、汪静、马广儒主演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在中央电视台与安徽电视台同时播出后,令人耳目一新,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收视率居当年全国戏曲电视剧之首。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开拓与探索意义的戏曲电视剧,因此,当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揭晓时,《西厢记》被评为“最佳戏曲片创新奖”,而且还荣获了“全国第三届戏曲电视剧‘金三角’奖”。从此 ,胡连翠一发不可收,一年导演出一部精品剧目,《朱熹与丽娘》、《桃花扇》、《半把剪刀》、《玉堂春》、《孟丽君》相继与观众见面,好评如潮,掌声四起。年年摘取“金鹰奖”桂冠。特别是胡连翠将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拍成黄梅戏电视音乐剧后,巴金先生感到十分满意,专家和观众更是叹为观止。这三部电视剧追求“诗、情、美”的完善融合,让文学语言、音乐语言和镜头语言更好地交织在一起,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